|
新華財經北京5月30日電(記者沈寅飛 閆鵬)2022年度“中聯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以下簡稱“中聯百強”)榜單日前在北京出爐。該榜單由中聯企業管理集團有關專家組成的上市公司業績評價課題組推出,至今已是連續第22年發布。 此次榜單中“制造業”62家、“采礦業”21家,合計占比83%。百強平均研發支出超16.35億元。有75家披露ESG相關報告,有93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實現雙增長,有85家股價三年漲幅為正。從綜合評價來看,山西焦煤以綜合評價得分91.90獲得第一,陜西煤業、通威股份、中遠海控等上市公司緊隨其后。 2022年度中聯百強榜單中,制造業上市公司盡管比2021年度減少12家,但依然以62家的絕對數量優勢雄踞第一,持續領跑。此外,2022年度采礦業勢頭強勁,入圍上市公司數量由2021年度的12家增長到21家。“制造業”“采礦業”上市公司合計83家,在2022年度中聯百強中強勢霸榜。中聯百強前十名中制造業3家、采礦業5家,也集中反映了這種分布趨勢。 從制造業的細分行業分布來看,入圍2022年度中聯百強的62家制造業上市公司,多集中于重工業、高端制造行業和酒水行業等,這與A股市場助力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改善民生及踐行“雙碳”戰略息息相關,也折射出“穩健增長”的基本盤。主要細分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企業19家,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企業10家,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企業9家,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企業6家。另外,醫藥制造業企業有5家上榜,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食品制造業企業均有3家上榜,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有2家上榜。 從研發支出情況看,2022年度中聯百強平均研發支出達16.35億元,同比增長了7.57%。82家研發支出同比實現增長,有22家研發支出同比增長超過100%,山東海化增長幅度最大,為2766%;有29家研發支出連續四年保持增長。從絕對數來看,研發支出最高的是中國石油,高達287.18億元,比亞迪、寧德時代、隆基綠能、中國神華緊隨其后。 觀察2022年度中聯百強榜單,有7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占比75%,更加集中體現了優質上市公司對于披露ESG相關報告的重視程度。其中,央國企有40家,占比53%,彰顯央國企在披露ESG相關報告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民營企業31家,占比41%。 值得注意的是,中聯百強榜單所采用的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體系借鑒了財政部、國資委頒布的有關企業績效評價辦法,并從財務效益、資產質量、償債風險、發展能力及市場表現等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集聚了一批確有價值、高質量發展的上市公司。如中陜西煤業、通威股份、中遠海控、潞安環能等11家上市公司在財務效益方面獲得35分滿分。 縱觀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總體穩定,A股注冊制改革釋放活力,整體業績保持韌性增長,在全球市場表現依然不俗,其中?中聯百強表現出了更為明顯的優勢。如其盈利能力穩步提升,營收和利潤雙增長。中聯百強榜單中有93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的雙重增長,有21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實現翻番,最高為九安醫療的997.80%。 與此同時,?中聯百強核心資產持續增長,中聯百強備受追捧。從年度漲幅來看,中聯百強中有40家上市公司的2022年度股價實現增長,漲幅最大為金鉬股份的68.61%;有29家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股價實現正增長,發展具有持續性。從三年漲幅來看,有85家上市公司三年股價實現了增長,其中萬泰生物三年漲幅最大為1348.00%。從五年漲幅來看,有78家上市公司實現五年股價增長,寧德時代五年漲幅最大為1464.92%。 據悉,在上市公司業績評價課題組隨后還將出版發布《2023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從中國上市公司評價總報告、各行業分析報告、稅收分析報告等方面進行全景分析。
上一篇:我公司副總經理任富強受邀參加專···
下一篇:航天軟件科創板上市,航天科技集···
|